5年内1家医院进全国百强

时间:2022-02-13   阅读:681

5年内1家医院进全国百强

到明年,中山将建设4~6家区域中心医院,加大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涛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翔宇)中山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中山市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围绕“登高峰、建高地、强基层”总体思路,旨在推进中山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推动至少1家医院建成省高水平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水平进入全省地级市前列;建设4~6家区域中心医院,加大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形成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区域中心医院为骨干、镇街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社会办医疗机构规范发展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25年,中山市力争实现1家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医院,增加三级综合医院3家,逐年提高镇街医疗机构服务量,居民健康主要指标水平进入全省地级市前五位。中山市将致力于建设成为高水平医院集群、高层次人才荟萃、疑难重症诊疗首选、高端医疗服务集聚的大湾区西岸国际医疗中心。 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中山市将以市直三甲医院为高水平医院建设重点医院,坚持对标全省最高最优,紧抓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先进医疗技术转化应用和临床科研攻关等关键环节,打造医疗服务水平高、临床科研能力强、辐射带动影响大的现代化高水平医院,带动全市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升。 发展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加快推动市人民医院ECMO救治中心、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内镜微创治疗中心建设,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地级市排名前五名。加强市中医院骨科、脑血管病一体化防治以及中西医结合肿瘤、泌尿疾病和急危重症等特色专科建设,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地级市中医类医院排名前三名。加快发展市博爱医院生殖遗传、孕产妇和儿童危重症救治、新生儿急救和出生缺陷防控等高水平专科,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地级市妇幼类医院排名前三名。 加快高精尖医疗技术转化应用。提升精准医学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将心脏移植、ECMO技术打造成为国内的标杆性技术品牌,发展微创技术、大血管外科、冠脉外科等领先技术。深化中医药特色技术内涵和优质中医诊疗方案,推动参与制定中医药领域的临床指南、诊疗规范及中西医诊疗方案,发展经典经方诊治、中医正骨、整脊手法、岭南中医药肿瘤防治等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加快发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危重妇儿救治相关技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技术、儿童呼吸内镜和消化内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筛查和治疗等技术。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医院开展交流合作。 建设高层次临床研究创新平台。鼓励开展临床医学领先技术应用和临床研究。发展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推动在重大疾病诊断治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优化资源结构布局 实施方案提出,结合西北、东北、东部、南部等区域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医疗资源现状和有效服务半径等要素,集聚区域优势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区域中心医院建设,提升区域内疑难复杂病例救治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处置水平。 加快区域中心医院建设。以区域优化、便利可及、分级诊疗和择优设置为原则,遴选区域基础条件好、医疗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镇街医院建设为区域中心医院,加挂中山市某区域中心医院牌子,承担区域内急危重症救治、疑难复杂病例救治、会诊和转诊任务。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集中优势资源,针对性补短板、强专科、提质量,创建一批在全省排名靠前的临床重点专科,争取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提升医疗设备配置,推行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以及适宜新技术、新项目等服务。加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提升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推动区域综合实力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标县级疾控机构标准建设。建立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常态时承担本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时迅速辐射支撑所在区域。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港澳地区医疗卫生交流合作,加快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塑造健康湾区医疗服务标杆。加快推进湾区国际医疗城建设,引进高水平医疗和研究机构,发展高精尖医疗服务。 完善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强化市、区域和镇街三级诊疗服务秩序,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全程管理一体的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整合区域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区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建成立足镇街、辐射区域、服务全市的优质医疗协作服务圈。 聚焦 推动镇街医卫资源高效利用 筑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底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基层人民的健康福祉。实施方案提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基础,结合公立医院运作状况和服务专长,加强镇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规划,筑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底。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创新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医养一体发展的服务模式。推广信息化应用,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推进对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群体的全周期全过程连续性健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给予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患者等重点人群关注及健康管理。 提升镇街医院发展质量。结合全市和周边镇街医疗资源分布结构,深入研究辖区医院功能任务、诊疗水平、运营状况和病源结构,推动镇区医院发展找准定位。鼓励按照“小综合、强专科”发展方向,加强现有实力较强的临床专科建设,改善硬件条件,强化专科人才配备,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增强优势专科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试管婴儿:从“羞于谈论”到每年出生30万名

下一篇:上海19家医院可开展辅助生殖技术!41年前的今天,世界第一个“试管宝宝”出生

网友评论